-
【道中華】八篇重磅文章,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重要講話
為推動社會各界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思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自9月28日起,中國民族報社先后推出社論和7篇評論員文章,“道中華”今天集納于此,希望對大家學習貫徹表彰大會精神有所助益。
發布時間:2024-10-29 -
【道中華】《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大講堂第一講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以下簡稱《概論》)大講堂課程視頻由國家民委指導、中國傳媒大學制作。該課程邀請來自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的12位教師,以16講視頻課程闡述《概論》教材的核心內容,以可視化方式創新傳播,把歷史敘事變成影音圖像,推動《概論》從課堂走上熒幕、從校園輻射社會。
發布時間:2024-10-28 -
【道中華】真實中國的正確打開方式
1938年,在中國鎮江生活了18年的美國作家賽珍珠,以其真實形象的文學作品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賽珍珠以客觀公正的觀察,使大多數西方人看到了相對真實的中國形象,對消除西方人對中國的偏見和改變國際視野里的中國形象起了重要作用。
發布時間:2024-10-28 -
【道中華】說到“伊儒會通”,就不能不提一個人
在此形勢下,一批伊斯蘭教學者打破了自唐以來中國伊斯蘭教相對封閉的狀態,開始使用嫻熟的中文著書立說,將阿拉伯文、波斯文的伊斯蘭教典籍翻譯成中文,開啟了伊儒會通的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了伊斯蘭教中國化進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人不能不提,他就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王岱輿。
發布時間:2024-10-27 -
【道中華】烏孫夏塔:古道上延續千年的動人故事
天山巍峨,聳立于這片充滿神秘色彩的西北大地上,兩條古老的通道——烏孫古道與夏塔古道,蜿蜒其間。千百年來,駝鈴聲聲伴隨風雪交加,這兩條古道見證了中原與西域之間綿延不斷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它們不僅是連接天山南北的重要通道,更是中原與西域文化交流交融的橋梁。
發布時間:2024-10-26 -
【道中華】一位皇室后裔的“逆襲”之路
12世紀三四十年代,一支來自我國東北地區的隊伍在西域建立王朝,并對當地的生產生活方式產生了深遠影響,這個王朝就是西遼。為什么大量契丹人和漢人會從東北來到西域?一切都要從耶律大石講起。
發布時間:2024-10-25 -
【道中華】在喀山,觸摸萬里茶道的“世紀動脈”
當地時間10月22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喀山克里姆林宮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晤。會談中,習近平主席提到,大約400年前,聯通兩國的“萬里茶道”正是從喀山經過,將來自中國武夷山地區的茶葉送至俄羅斯千家萬戶。
發布時間:2024-10-24 -
【道中華】一部電影里的宋代“潮”人穿搭指南
今年10月,電影版《只此青綠》上映,原班人馬再度集結,用舞蹈勾勒出宋朝的時代風華。在服裝設計方面,創作團隊參考了大量宋代古畫和文獻,不僅還原了大宋服飾與妝發造型的歷史感,還創作出服務于影視藝術表達需要的夢幻青綠江山,生動呈現了繁榮的宋代文化與素雅的宋韻美學,也給我們提供了一份宋代“潮人”的穿搭指南。
發布時間:2024-10-23
